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驾驶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证员 地图 专题内容 考试资讯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国家公务员 - 试题辅导 - 正文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必备要素

来源:2exam.com 2012-9-21 12:54:38

7月22日,中组部和科技部召开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会议。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会上指出,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加紧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提供人才支持。

  “千人计划”是指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制定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计划在未来5到10年内吸引千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到中国工作,并建立40至5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目前,第一批126人已经通过评审上岗。

  出台该计划的背景是中国所处的特殊时期。从国内看,处于转型关键期,即中国依靠价格优势的粗放式发展走到尽头,要由低水平制造业主导逐渐转变为知识驱动的经济,如产业升级,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等,这一转型过程是由人才推动。培养和吸引人才的是制度,我国目前存在创新能力较低,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等问题,因此,急需引进国外人才;从国际上看,自2008年全球爆发经济危机以来,欧美国家遭受重创,陷入结构性衰退, 企业或机构减少了科研投入,大批金融人才失业,国家发展前景暗淡,而中国则以巨大的成长性潜力着称,因此,中国政府有决心和财力吸引这些人才“为我所用”。

  但是,从“千人计划”第一批人才引进过程看,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这种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遴选,不能像组织部门考察干部或者聘请国企管理者一样,因为面对的是各个学科的高层次国际专家,因此,应该成立专业委员会评审,让专家(可雇请国际一流专家做评委)来评判专家,而其他资质的评审则交给统一的总体委员会负责。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提高引进人才的质量,以国际化的方式评审也是对人才的尊重。

  如果评审通过,应该及时在专门的网站或媒体对外公示,包括引进人才的简历以及引进后的各种安排,这样有利于公正、透明的落实“千人计划”,防止出现“赝品”,而程序的公开也容易赢得人们对“千人计划”的信任,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目前看,引进人才的门槛较高,实际上,应按照中国的需求引进人才,而不是以过高标准限制人才进入,有些领域也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如金融行业,应降低标准,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对于引进人才,现在急需建立一套新的评价制度。当以各种奖励吸引人才进来后,未来如何评价他们的工作和表现是一个难题,如果沿用国内已有的体系(如发表论文、论资排辈等),可能会扼杀这些人的创造力,被国内僵化的体制同化。因此,不仅要有一个物质奖励和职位安排的美好开始,更要有一套明确的评价体系,为他们提供一种具有激励性质的稳定的科研环境。

  事实上,我们可能需要比落实“千人计划”更多的精力和更大的决心投入到教育和科研体制的改革中来,不能一边引进人才,一边人才继续流失。如果不对国内的人才机制和教育制度进行改革,那么,国内科研人员也可能不满引进人才所受到的特别对待,出现“招来女婿,气走儿子”,毕竟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庞大的人才数量大部分还是需要国内培养。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必备要素:问题、原因、对策。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中的申论部分系统掌握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申论热点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光明宝宝奶酪含有乳矿物盐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场实战技巧辅导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的作答思维辅导
关于公务员面试怎样回答每种类型的试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2013年职位报考技巧之时间选择篇
2012公务员面试如何掌握面试时间?超时扣分吗?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逾20机场获批投资逾千亿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房产税将在全国实施
国家公务员考试2013网上报名照片调整规范指导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中国积极参与解决欧债问题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我国养老险费率偏高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国家拟多项措施降社保费率
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明日开考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闽ICP备06019773号